古人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既不居庙堂之高,又不处江湖之远,无须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撰写此文,纯属自娱自乐。同时拾掇毕业五年的感慨和思索,站在一个员工和公民的角度,谈谈对中国民营企业浅知拙见。
在中国处于改革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实体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变革同样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一些民营企业倒闭,对企业的现状及管理模式的质疑和责备形成了波澜壮阔的舆论狂潮席卷了每一个角落。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凡是有产品可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的市场空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伴随而来的却是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消费萎靡不振、营销模式传统而单一、用工荒狂潮、粗放的管理模式、创一代代际传承等多重压力下,如何迎接这一严峻挑战?
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创一代们充分利用了政策优势,以敢闯敢干的精神和敏感的市场嗅觉抢占了市场先机,汲取了一桶桶金,纷纷实现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伟大梦想。
但根植于他们脑子里的帝王思维和零和博弈思想的怪胎成为了企业后期发展壮大的绊脚石;文化知识水平的薄弱以及浮躁冒进的唯利是图,只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的短视成为了管理创新和管理正规化的障碍物。
前两天舍友说:“闽南人堪称为东方的犹太人!”单纯从做生意的角度讲,似乎不假,不过格局观和社会责任感较犹太人而言岂止是差之千里?
从管理的立场角度讲,以九分人治一分法治甚至十分人治为潮流的管理模式是创一代们所秉持的核心管理价值观。与其说他们倍加珍惜白手起家所创的基业而亲力亲为,倒不如说他们更享受我是老板我说了算的那种君临天下的快感。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有些人类似于契诃夫笔下装着套子的人,整个管理思维一直禁锢于公司成立之初的作坊式企业里,公司的大大小小事务全依赖于自己亲力亲为,扮演着伟大救火队员的角色,无所谓责、权、利体系,混淆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的模糊界线。
这种随着领导者情绪波动变化的朝令夕改的人治管理模式,不仅让下属人员执行时无所适从,同样决策的不科学性、随意性严重影响着企业的良性运转。
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总经理、总监做经理的事、经理做专员的事、专员做文员的事、文员做跑腿的事,最终战略管理出现真空了!
要么毫无战略可言,要么战略管理沦为空喊口号的形而上了,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的战术管理细节作支撑。
所以就会出现没有什么文化水平甚至没有接受过任何市场、人资、生产等战略管理教育的农民工位居企业高位,进一步造成战略管理真空。
在职业经理人管理还没形成气候这一现状,以及创一代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皇相关系太过微妙,甚至有难同当、有福难享,鸟尽弓藏的一幕幕悲剧在职场上轮番上演,严重影响了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契约。
法治管理(制度与流程化管理)在部分民营企业目前还不具备深耕的土壤,既要吃肉又要喝汤的零和博弈,让制度管理沦为资方进一步压榨和剥削劳方的工具。在很多企业里,罚款成为必备的手段,随意开除甚至不予发放工资的现象随处可见。这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管理手段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形象,同样使企业主的形象暴露无遗。
同时,老板高度集权于一身,大事小事全凭自己做主,不根据企业管理现代化要求适当稳妥下放权力,形成层层管理、一级对一级管理负责的垂直管理体系,才不至于每天像陀螺一般旋转,累得像头拉磨的驴子似的。
老板若真的妥善解决了集权与分权逻辑关系,岂不可以学学王石攀爬一下珠穆朗玛,北大清华或哈佛镀镀金,多惬意啊!如果宝刀未老,还可以学学王石土豪泡个三线、四线明星什么的,那人生多么美妙啊!
从研发、营销、生产的角度讲,一般来说研发是企业的核心环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然而,有些老板似乎特别不喜欢这种周期长、投入大的研发环节,不仅在研发投入、人员培养、配置方面倾注的财力、物力远远不够,似乎他们更喜欢山寨国外或其他企业的 产品,喜欢挖其他同行研发技术人员的墙脚。
所以消费者经常购买到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虽然企业标志、包装不一致,但产品实际一样的现象普遍存在。
但是你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营销广告,热衷于广告营销、明星代言的程度都可以和郭美美炫富的媲美。
常常可以看到某某公司代言人杨幂、某某公司代言人全智贤,某某公司代言人景甜、某某公司代言人徐静蕾等等,营销手段同质化竞争恶劣,真不知道投入那么多的营销成本能起到什么作用?相比营销投入,研发投入所占的比重要小得多。
真不知道还以为消费者是傻瓜似的,这是一个理性消费的时代。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以良心药、放心药标榜的修Z药业,以破皮鞋做胶囊的事实被媒体曝光,恐怕之前投资巨额的广告明星代言效果惨淡许多。
这种浮躁冒进、只重视表面以及夸大欺骗消费者的企业管理模式在闽南企业普遍存在,最终丧失了企业信誉,必危及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同样印证了民营企业存活难以超过40年的尴尬现实。
常言道小企业成功靠精明,中企业成功靠管理,大企业成功靠做人。百年基业老店无不是诚信的典范!
因此,重视企业研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性价比,做好售后服务应该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诚然,企业即使不怎么宣传,就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从代际传承方面讲,创一代们基本上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基本都面临着二代接班的问题。
可是你再看看一些企二代们,会个啥?由此我想起了无粥怎不食肉乎的晋愍帝司马衷,太像了!
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承担二代接班人的责任?想想美的创始人何亨健花多大心思培养方洪波作为接班人,而没有让自己的儿子何海峰接班?
职业经理人的制度恐怕是部分民营企业未来的必然选择。不过,深藏在创一代心里的那种世袭思维,恐怕难以改变。
改革作死,不改革等死!最终民营企业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