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假设你去餐厅点一份糖醋排骨,如果服务员给你端上一盆鲜血淋漓的原生状态排骨请你享用,我想可能绝大多数人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什么,生的,这能吃吗?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祖先所吃的生肉是无法支撑人类大脑的消耗。是英国人类学家和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沃尔特·弗朗厄姆认为,人类之所以能演化为高级生物,就是源自于熟食。
除了一些特殊的、极少数种类的食材,比如说牛排或者日式刺身等,其他的肉食可能99.99%的人都会认为应该煮熟后再吃。而且,就算牛排和刺身,都不是广大人民群众常见的用餐选择。
你好科普小贴士:钻木取火其实是一个很费时间并且对技术要求颇高的取火方式,但人们最终发明了火弓。火弓取火操作简单,通过一定的实践练习之后,取火效率大大提升。
那么问题来了,其实在我们的祖先通过钻木取火采集了火种之前,远古的人类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而且放眼望去,从古至今,在自然界生活的野生动物都是吃血淋淋的生肉,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就一定要吃煮熟的肉食呢?
人为什么要吃煮熟的肉?
现在我们不吃生肉最主要担心的问题是生肉可能携带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会让我们生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是危及我们的生命。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海鱼体内也可能会有寄生虫,如果食用也可以寄生于人体。 海鱼体内的寄生虫主要有两大类,异尖线虫和裂头绦虫。因此尽量煮熟哦。
因此,我们需要将肉类煮熟,通过高温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细菌和寄生虫,让我们能够吃得安全和健康。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吃肉担心细菌和寄生虫,难道动物吃生肉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了吗?细菌和寄生虫还会看人下菜碟?
寄生虫有什么样的危害?
要回答前面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寄生虫。从学术角度来讲,寄生虫是以寄生方式生存的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它的特征是在宿主体内或附着于宿主体外来获取其生存、发育以及繁殖所需营养的一切生物。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对于寄生在人体身上的寄生虫来说,人体是非常理想的繁殖栖息地点,此类寄生虫可通过空气,饮用水,食物和直接接触进入人体。
说人话,划重点:寄生虫有致病性,偷取宿主的营养。这样看来,寄生虫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且寄生虫还是个钉子户,一旦被它盯上,宿主就很难摆脱。常见的寄生虫有:跳蚤、绦虫、线虫、血吸虫、蛔虫等等。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鲸类的身上有着密密麻麻地附着生物,许多会让有密集恐惧症的小伙伴感到不适,这些附着生物主要是鲸虱和鲸藤壶。
寄生虫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寄生虫可以寄生在几乎所有的生物上面。当然从寄生关系来看,目前寄生虫与宿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有3种方式:偏利共生、互利共生和寄生三种。为了避免大家混淆,我们在本文中谈到的寄生虫单指那些对宿主有害,对自己有利的虫子。
寄生虫如何寄生?
科学家解剖了野生动物的尸体,在它们的肠胃中发现了很多的寄生虫,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食物是野生动物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来源。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一头成年公狮子一天要进食大约12千克的肉类,成年母狮子一天要进食大约10千克的肉类。
它们通过进食已经携带了寄生虫的动物的生肉,从而让寄生虫随之进入自己的体内。
细菌有什么样的危害?
生肉中除了含有寄生虫,随着时间的流逝,还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比如沙门氏菌、诺如病毒、大肠杆菌等。
一般来说,新鲜的肉食一般不会被细菌污染。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讲,各种肉类从屠宰场被宰杀、分割、包装、运输、销售过程中都有可能在各个环节沾染到细菌。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一般情况下冰箱里冷冻的肉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极限状态大约是10-12个月,而比较适宜的食用时间为1个月之内。
被我们买回家以后,不同的储存温度和加工方式,也会让生肉上面的细菌大量滋生。因此,对于人类来讲,肉类虽然能够给我们带来优质蛋白,也是我们每日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是生肉上面的细菌会让人出现腹泻、呕吐甚至中毒的疾病症状。
野生动物为什么能够吃生肉?
既然了解了寄生虫是这样几乎百害而无一利的生物,而且放置时间过久的生肉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致病菌。那么对于野生动物来讲他们吃生食为什么就没事呢?
不要着急,让我们接着往下了解。目前,经过科学研究以及合理假设,野生动物保持着进食生肉的饮食习惯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新鲜度高
一般来讲,大多数野生动物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捕杀和猎食,所以,它们将猎物杀死后就会马上就地分食。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致病菌大多在摄氏4度至60度之间迅速滋生及繁殖,所以这个温度范围称为危险温度范围。
从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来看,我们都知道时间和温度是细菌的朋友,存放的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细菌就会越多。因此,如果只吃新鲜肉食的野生动物就可能会感染较少的细菌或者是寄生虫。
2. 强大胃液
当然,我们也知道有一些野生动物专吃腐肉,而腐肉对于身体的危害非常之大,主要是因为腐肉中的肉毒杆菌会释放大量的肉毒素。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我们常说的鬣狗全名叫斑鬣狗,它是鬣狗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是一种腐食肉食动物。
但是从自然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类动物的消化系统也会相应地进化以便应对自身的饮食习惯。因此,这类动物的消化系统中拥有特殊的酸和酶,让它们的胃肠特别强大,以此来分解和融化细菌和寄生虫。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秃鹫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猛禽,没有之一,世界上最大的猛禽就是秃鹫当中的安第斯神鹰。秃鹫的体长均能够达到一米以上,最令人惊奇的是它的翅膀,完全展开后能够达到2米以上。
比如说秃鹫,据实验测试,它们的胃酸就像一杯浓盐酸,PH值能够达到1.3,用一个大家经常使用的生活物品来比较,那就是相当于洁厕灵的酸度。你就琢磨一下这个胃酸有多强大了吧。
同时这些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也非常坚固,天生对很多寄生虫或者是细菌有天然的抵抗性,不会感染或者生病。这或许是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在起作用吧。
3. 消化系统
食肉动物的消化系统和食草性或杂食性动物的消化系统差异很大。以人类举例,作为杂食动物,我们消化系统中的肠道总长在7米左右。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7米:这是我们人体肠道的大致长度。 小肠长度约为5~6米,主要负责吸收食物里的营养,而且人体60%~70%的免疫细胞都在小肠内。 大肠有1.5米左右,负责吸收食物中剩余的水分,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因此,超长的消化道为各类病菌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同时肠道中的各种褶皱更是成为了细菌和寄生虫的落脚地。
而食肉动物的消化道非常地短,例如一只成年的老虎,其肠道大约为5.4米,因此,肉食经过这些肠道的速度非常快,还来不及腐烂变质,就已经被排出体外,对动物身体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
4. 生态平衡
小编在查找资料的时候还发现了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有些寄生虫出于保护自身的需要,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在宿主体内的大量繁殖,从而能够让宿主生存得更久,为它们提供持续的营养供应。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血吸虫,又名裂体吸虫,属扁形动物门,主要指所有归类在裂体属下19个同属的物种,其中有6种可以寄生人类。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主动地把宿主变成了可持续性资源。
5. 幸存者偏差
我们都知道幸存者偏差这个道理,简单来说,就是未存亡者已经无法发声或者我们在搜集信息时已经把它们自动屏蔽掉了。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幸存者偏差,是一种逻辑谬误。是指过度关注“幸存了某些经历”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造成错误的结论。幸存者偏差可能导致过度乐观的信念
因此,我们看到的都是吃生肉幸存下来的肉食动物,而那些因为吃了生肉而感染生病甚至死亡的动物,其实数量还非常庞大,只不过我们没有看到而已。而且动物的生命相比人类说要短得多,很多时候可能还没有等到疾病爆发,它们就因为争斗,猎食而死掉了。
6. 优胜劣汰
在不断地进化过程中,有一些野生动物无法有效地抵制身体里的寄生虫,可能就会被自然选择淘汰。而留下来的这些动物种类在不断地演化中升级打怪,与寄生虫斗智斗勇。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猴子虽然是杂食动物,但它们一般不吃肉食,因此无法吸收来自血液或者肌肉里所含有的钠元素。
有一些野生动物还能够主动地想办法驱除自身的寄生虫,比如说经常可以看到猴子或者大猩猩等族群相互梳理毛发,并且为对方消灭身上的跳蚤。
但是一般来讲,目前只看到动物们对体外的寄生虫有一些处理办法,对于体内的寄生虫几乎是无能为力。
7. 没有办法的办法
虽然吃生肉有很大概率会感染寄生虫或细菌,但是对它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单选题。不吃就会饿死,感染寄生虫或细菌还不一定会死。
而且,对于它们来讲,吃生肉也是惟一的进食方式,难道它们能够像人类一样把肉煮熟再吃?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高温消毒是最好的杀灭寄生虫方法,寄生虫在70℃左右就可以被杀死,但是杀灭虫卵的温度相对要高一些。 当温度上升至80℃或更高时可以杀死蛔虫卵,但是时间短是杀不死的,必须保证在100摄氏度以上15分钟才能杀死寄生虫卵。
是否能够使用火或者工具,是区别于人和其他低等动物最有利的手段,如果食肉动物都知道把肉煮熟了,那么它们也可能进一步进化出先进的文明,从而威胁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当然,这个事情在目前看来是没有太大可能性会发生的,所以,它们也只能吃吃生肉啦。
人类还能够吃生肉吗?
1. 虽然在远古时期,人类天天都是吃生肉、吃野果、喝生水,看上去貌似也是活得好好的。要不然怎么会代代相传呢?
但是发现了火并使用了火以后,人类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得到了大大地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的消化系统也不断进化适应新的进食方式。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人类祖先(古猿)最早的饮食,与现代黑猩猩的饮食有些相似,包含大量的水果、树叶、花朵、树皮,偶尔还吃昆虫和少许肉类。
因此目前,精细化的食物处理方式让人类的消化系统变得越来越敏感和脆弱,长期吃煮熟的肉已经让我们的肠胃大大降低了对于病菌和寄生虫的抵抗能力。如果我们现在吃生肉的话,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我们的消化系统已经无法适应这么粗狂的饮食方式,很容易就会生病。
2. 而且,现在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活方式距离野生动物和纯原始状态的野外生活已经很遥远。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2016年,俄罗斯冰层融化,释放远古的炭疽病毒,最终导致俄罗斯北西伯利亚地区2300多头驯鹿感染炭疽病毒死亡。
现代文明让我们似乎生活在了一个远离大部分病菌或者寄生虫的温室里,一旦打破这个平衡,不仅仅会给单个个体,甚至是人类社会都会带来很多的潜在威胁。人类近代史上的几次重大疫情,都与野生动物身上所携带的病菌有着莫大的关联。
家养的宠物能吃生肉吗?
在被人类驯养之前,猫和狗也是属于野生动物的一员,因此它们的肠胃也是具备了能够很好地消化生肉的条件。
虽然现在它们作为宠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家中,吃我们精心准备的各种精细饲料,但是为了它们的身体健康并为了延长它们的寿命,宠物医生还是建议我们在猫粮或狗粮之外,还需要给它们添加一定的肉食,特别是新鲜的生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的肠道健康。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狗狗单单喂食生肉,会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有些狗狗会褪色,掉毛,皮肤病等疾病。
而且不知道各位铲屎官有没有发现,就算是长期驯化的宠物猫狗种类它们还是会维持一定的野生习性,比如猫猫会捕猎老鼠,麻雀,而且如果不小心吃下去变质的食物,它们身体的自我保护机能也会让它们将其吐出。
当然,宠物猫狗都是我们亲爱的家人,各位铲屎官在喂食生肉时一定要注意挑选新鲜的,并且要带主子们定期驱虫接种疫苗,更好地保护它们的健康。
结语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发现了火,丰富了食物的烹饪方式,也间接地帮助人类站在了生物链的头部位置。
你好科普的小贴士:人类其实并非位于“食物链顶端”,事实上,人类是位于食物链中央某处。
同样地,人类的消化系统也随着长时间进食熟肉而进行了相应的进化,加之生肉中含有的寄生虫和细菌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威胁,所以,现在吃生肉看来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
近年来,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吃野生动物或某些不恰当的饮食方式给人们带来生命威胁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还是希望大家珍爱生命,远离生肉。
注:满满的求生欲~对于那些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灭菌、运输、保存、处理后的生食不在此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