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986916

摇摇晃晃两亿年,长大只能活一天,朝生暮死说的就是它

发布日期: 2023-05-12 16:13 浏览:24
核心摘要:地球是个巨大的生态圈中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红花绿叶负责提供给原始的能量满足昆虫的食欲,蜥蜴、青蛙等小型动物捕捉昆虫飞蚁为食,构成一个简单的生物链,而而地球就是无数个小型生物链构成的巨大生物圈,各个动

地球是个巨大的生态圈中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红花绿叶负责提供给原始的能量满足昆虫的食欲,蜥蜴、青蛙等小型动物捕捉昆虫飞蚁为食,构成一个简单的生物链,而而地球就是无数个小型生物链构成的巨大生物圈,各个动物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它们的生命长度或者工作职责虽然略有不同,但仍然坚守岗位各司其职。



Tips:生物链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变换和能量转化的链索关系。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它的组成、结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着生态平衡的状况。


2000多年前,曹国大殿中,舞乐喧嚣,觥筹交错,美女如云,王公大臣们推杯换盏沉溺于酒色之中。这时一位乐师走上前来鼓钟而歌,“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谁?”劝谏君王不要荒废朝政,穷奢极欲,然而乐师的一番苦心却付之东流,曹国终究还是灭亡了,只剩这首《蜉蝣》流传下来收录在《诗经·国风·曹》。这是蜉蝣第一次登上文人墨客的舞台,无数的人因此而结识它。



Tips:储光羲(约706年—763年),唐代官员,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


《淮南子.说林训》中说“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唐代诗人储光羲也说:"人生如蜉蝣,一去不可攀。",蜉蝣成为成为词客骚人抒发感情的“座上宾”,与人类息息相关。


认识蜉游


蜉蝣,是蜉蝣目生物的统称,学名Ephemeroptera,意为仅一天的生命。英文叫mayfly,指蜉蝣在春夏之交大量出生。蜉蝣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昆虫,起源于石炭纪(公元前3.55亿年—公元前2.9亿年),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2亿年,比恐龙的首次出现还早了约1亿年,是昆虫类的活化石。



Tips:石炭纪是古生代的第5个纪,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


它们看起来有点像蜻蜓,实际上它们也与蜻蜓有点亲戚关系,但已经出了五服,关系有点远,虽然都在古翅类昆虫这个大类下,却属于不同科目。蜉蝣体形细长柔软,身体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前部,也就是头部。蜉蝣的头部比较小,触角短,呈刚毛状。蜉蝣复眼发达,单眼只有三个,且两性的复眼略有不同。雌性的复眼常左右远离,眼距较大;雄性的复眼较大,左右接近眼距短,而且每只复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于下半部,也有两部分完全分隔开的。蜉蝣幼虫有口器,为咀嚼式,但因成虫不吃食物,不用咀嚼,所以口器上、下颚退化,因此《荀子·大略篇》记载:“不饮不食者,蜉蝣也”。蜉蝣的下颚虽然退化了,但仍有下颚须。



Tips:蜉蝣身形幼小,身长只有3-27mm,极其微小。主要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栖息地中。截至到2001年底,中国已报道蜉蝣256种。


蜉蝣身体的第二部分就是腹部,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腹部细长苗条,以中胸为最大,有翅。前、后胸小而不显著,蜉蝣的翅膀一般有两对,也有只有一对的但很少见。翅膀呈三角形,薄如蝉翼十分脆弱,为膜质,因为蜉蝣的后翅在演进中退化了,所以它的前翅比后翅大得多 。它的翅膀表面类似折扇,有褶皱,由于它的年纪十分古老所以翅的关节并不发达,翅脉十分原始,呈网状。腹末有1对分节的长丝状尾须,第11节背板常延长形成中尾丝。尾须和中尾丝细长多节,就像是散开的剑穗一样十分好看。



Tips:昆虫成虫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通常有2对翅和6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头、胸和腹3个体段。


第三部分就是蜉蝣的足部,蜉蝣的足极细弱,仅用于攀附。蜉蝣有5只跗节,末端是一对爪。雄性腹部第10节后缘有1对由前足延长形成的抱器,内侧有两对短小简单的生殖器,抱器的主要用途就是在繁殖时抓住飞行的雌虫繁衍后代。雌性蜉蝣在腹部第7、8节处有一对生殖孔,卵巢按节排列。两性生殖孔均成对。


蜉游短暂的生命


蜉蝣一生虽然短暂,以旦暮为期,远不过三日。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它要经过成长的4个周期,每个生长阶段的生长环境也略有不同。



Tips:蜉蝣的变态类型为原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4个时期,是昆虫中唯一有2个具翅成虫期(亚成虫与成虫)的类群。


每年在春夏之交,成群的雄性蜉蝣开始出没进行“婚飞”也就是繁殖,比较不同的是这场“婚礼”,是由雌性蜉蝣独自飞入雄虫群中自己挑选对象,与雄虫配对结合。颇有一点自由恋爱的感觉。


雄虫爱在午后或傍晚进行交配繁殖,交配之后雌性在水中产卵。蜉蝣卵微小,肉眼几乎不可见,放大镜下呈椭圆形,表面有纹路,颜色丰富有白色、绿色、褐色,有粘性,能够附着在水底的瓦砾碎片之上。


蜉蝣稚虫要在淡水中生活数月到1年或一年以上的时间,经历20到40次的蜕皮才能从一颗卵变成成熟稚虫。成熟的稚虫身上长出一到两对黑色翅芽,身体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帮助它们在水下呼吸。



Tips:蜕皮是由一种激素控制的,蝉蛹的前腿呈勾状,这样,当成虫从空壳中出来时,它就可以牢牢地挂在树上。


它们在水下以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为食,秋、冬两季偶尔也会以水底的碎屑或无脊椎动物为食。这些幼虫在水下生活并不十分安全,一些鱼群经常来捕食它们,所以这些小虫不是在静水中匍匐、在淤泥中潜伏,就是附着在石砾下栖息,轻易不会挪动自己的位置。


另外,蜉蝣稚虫内部还有两种特殊的体型。一种是扁平型,虫体扁平,身体的宽度远大于身体的背腹厚度,一般栖息于溪流石块下。一种是鱼型,以等蜉科、四节蜉科为代表,虫体比较厚实,呈流线型,比较细小,尾部的细毛多且密,具有螺旋桨作用,因为游动时的体态像鱼而得名。



Tips: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


成熟稚虫经过充分成长后,开始从水下上浮,爬到水边的石块或植物上,在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亚成虫期较短,短则数分钟,长则一天,就能脱皮变为成虫。亚成虫与成虫有相似之处,两翅发达,但不透明,身体颜色偏暗,后缘长出明显的缘毛,雄性的抱握器弯曲不大,行动迟缓十分呆板。最多24小时亚成虫就蜕变为了成虫,成虫体壁薄而有光泽,常见为白色和淡黄色。成虫不食仅靠幼虫时期摄取的能量生存,肠子中储有空气,身体极轻可以轻易飞到水面上,飞行姿势十分优美。



Tips:雄螳螂试图使用武力来迫使雌螳螂交配。交配或者死亡取决于前12小时内的比赛谁是胜出者。如果雌螳螂赢得了战斗,她会吃掉雄螳螂;但如果雄螳螂获胜,通常会完成交配。


蜉蝣成虫生命极其短暂,耗费了一两年的时光长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繁衍子嗣,成虫在交配之后,雄虫立即死亡,雌虫在产下受精卵后也随之而去。


故时人常以蜉蝣比喻忠贞的爱情。蜉蝣短暂的生命也常让人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生命如此短暂,蜉蝣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世人明白即使生命短暂也要活出自我、活出精彩,正如嵇康所言: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Tips:匈牙利的蒂萨河畔,每年在春末到早夏期间,上百万只蜉蝣会开始成熟、脱皮,寻找配偶。它们在水面绽放生命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钟头。


蜉蝣朝生暮死的悲壮生涯,不仅在我国广为流传,欧洲某些地区也有这样的景象。每年春夏之交,在匈牙利的蒂萨河畔,成千上万只蜉蝣瞬间出现在水面之上,好似这条河流“盛开”,无数的蜉蝣羽化成虫“婚飞”交配,又在瞬间陨落,这个盛大的场面又称“盛开的蒂萨河”,每年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前去拍摄。


蜉游的价值


蜉蝣稚虫占整个河流底栖动物的四分之一,是鱼群的主要食物之一,除了鱼类,还有水生甲虫、水虿、齿蛉及石蝇的稚虫也会捕食它们。蜉蝣除了是被捕食者也是捕食者,以藻类、水生植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是生物链中的初级消费者,对整个河流生态链极其重要。



Tips:世界水资源为13.5亿立方米,其中96.5%是海水,2.8%是淡水,扣除冰川和冰山后,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不到1%。


一旦蜉蝣幼虫的数量减少会对整个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打击,影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此外,死去的蜉蝣生物是很好的废料和鱼饵。现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淡水受到化学污染,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水污染也越发受人关注。


消除水污染不仅是要靠环境治理更要取决于对环境的检测。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手段,生物检测更加高效和直观。生物检测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出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



Tips:水生昆虫是经济鱼类的食料之一。幼虫可应用于水质监测。水生昆虫化石对恢复远古时代水生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水生昆虫是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之一,与水环境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来检测和评价水质。不同种类的水生昆虫因为对水的酸碱度、温度、有机质的适应能力不同分布在水域的各个阶层。在水域中生活的这些水生昆虫的群落结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水体的污染状况,


因为它们对水质污染的耐受能力各有不同,从而可以监测和评价水体污染情况。因此,水生昆虫已经成为水质生物检测的主力军。国内常见的水质指标生物是蜉蝣、石蝇、石蛾三种水生昆虫。



Tips:石蝇稚虫生活于流动的溪流中,而成虫则为生活于陆地。触角长,咀嚼口器不发达;膜翅两对,后翅一般较前翅宽而短,静止时折成扇状。


蜉蝣生物种类广泛有四节蜉科、小蜉科、蜉蝣科、花鳃蜉科、扁蜉科等等,不同种类的蜉游稚虫身体结构各有其特点,适应的环境也各有不同。其中四节蜉蝣是水体底栖群落的重要组成成分,游泳能力较强,多生活在流水中、静水较少适应范围广,多数多水体污染较为敏感是清洁种类。


小蜉科多生活在激流中的水生植物上,游泳能力差。花鳃蜉科多生活在浅水的沙石上,这些蜉游生物的生境宽度较窄,活动范围小几乎不挪窝,因此是检测水体污染的不二之选。因为蜉蝣稚虫主要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水中的有害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较少,所以对水体的基本理化性质。



Tips:酸碱度描述的是水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热力学标准状况时,pH=7的水溶液呈中性,pH<7者显酸性,pH>7者显碱性。


比如说水中的溶解氧、温度、PH值、底质情况对蜉蝣生物影响较大,因为不同种类的蜉蝣稚虫对生活环境要求不同,有的喜欢溶解氧多温度高的水域,有的喜欢含有害物质、溶解氧低的。由于蜉蝣稚虫在水域中分布广泛,对环境敏感,从上世纪50年底开始被广泛应用在水体水质监测和评价中。


结语


蜉蝣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它没有抱怨反而是干劲十足的生存、繁衍、落幕,尽管只有一天却办成了人类一生要做的事,虽朝生暮死却尽其乐也,人类不应当去缅怀生命的短暂而应当学习它的实干精神,不必哀叹时光易逝哀吾生之须臾,更应珍惜时间努力发光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网络转载资源,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未核实,本平台仅提供查询服务,如遇侵权、有害信息等,请联系网站管理员QQ通知, 我们将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下一篇:

洗衣机按键失灵原因分析及修复技巧

上一篇:

和人类关系关系最近的大猩猩为何遭到花豹猎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