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考试中偶尔还会涉及到“六经”的概念,比“五经”多一个《乐》。至于“十三经”具体指什么,知道有这么个说法就行,小编也不好解释。
对于四书五经,高中生可能有不少觉得自己语文基础很好的,但没有多少人敢说自己语文基础好。为什么呢?语文的基础范围太大了。你敢说自己基础好,肯定有杠精拿出《新华字典》和《成语词典》让你一条一条往下背——连这两本都背不下来,敢说语文基础好?其实对中学生来说,语文的基础既不在《新华字典》里,也不在《成语词典》里,而是在我们的教材里。小编总结了教材里的基础知识,让我们巩固语文基础、提升语文水平、打倒杠精!今天讲一讲“四书”和“五经”。
我们首先从国家层面说起,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比以往的教材更重视传统文化。选择性必修上册专门加了一个单元,选的是儒、道、墨三家的作品,而这三家占的比例很有意思:儒家选了三篇,《论语》《孟子》《大学》;道家两篇,老、庄各一篇;墨家就一篇《兼爱》。一百年后说不定有好事的人像研究《红楼梦》一样研究我们的语文教材:出教材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他们有什么深意?
不少语文老师不喜欢讲这一单元,因为文章本身不好理解,讲起来又要中规中矩——这些经典文章两千年来都被人解读烂了,语文老师一般不敢随意发挥,只能按教参或是集体备课的内容规规矩矩地讲。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一单元在考试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不大:从语法上说,拿这几篇文章来学习文言文实虚词和句式变化,根本就是不想活了,而且还想死得很惨(不信的同学可以比一比,要学习语法这几篇远没有高一的几篇文言文好用);从内容上说,高考选的文言文多出自后代史书或散文,没有那么久远的。
那么这几篇文章有什么实际用途呢?出教材的人自然想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但这显然只对极少数学生有用。对多数同学来说,还是考试得分最重要。
“四书五经”加起来,总共七本书?
“四书”和“五经”加起来,总共七本书。
关于4+5=7这个算法,肯定有同学不理解。
其实所谓的“四书五经”是南宋时期才有的概念。“五经”的说法早就有,而“四书”是朱熹提出的。
宋朝是儒家飞速发展的时期。在宋朝以前,儒家被佛家压得喘不过气。我们学过韩愈,老教材的注释里也提到过他的《论佛骨表》。韩愈全力攻击佛教,换来的结果是他自己差点掉脑袋,儒家还是斗不过佛家;宋朝的儒家学者们明白了一点,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战胜对手,必须先发展自己。
于是宋朝学者开始发展儒家思想,出现了我们都听说过的“程朱理学”。《大学》和《中庸》是《礼记》里比较特殊的两篇文章,这一点前代的学者就已经认识到,朱熹干脆从《礼记》中提出了这两篇文章,用这两篇来弥补儒家以前在方法论方面的不足,把这两篇跟《论语》《孟子》并列,于是有了“四书”的说法,只是《大学》和《中庸》这两本短得可怜,加起来只有几千字。我们教材里选的《大学之道》更是只截取了一个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