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太倔了,好难带。
喜欢一条裙子就一定要穿,即使洗了没干也哭闹着要穿;
只要认为自己没错,哪怕父母打一顿也不肯承认错误;
玩积木一定要自己搭,别人帮了下就大哭大闹,即使能力不行,也要坚持自己搭完……
看过一则新闻,安徽滁州一名12岁的男孩就非常倔。
因为和家人闹了脾气,骑着一辆自行车离家出走了。
靠着一路乞讨,从三亚骑行到了滁州,历时三个月,骑行3000多公里。
当民警说要送男孩回家时,男孩却很淡定地拒绝了:
“不用了,我懂回家。”
在民警耐心劝慰下,男孩才说出父亲的电话。
但是当第二天父亲来接他时,他并没有给父亲好脸色。
网友评论说:“这个孩子将来肯定是干大事的,12岁就敢骑行这么远,而且还没饿坏。”
也有网友说:“这种孩子,简直就是来寻仇的,父母很难管教,一不小心就会误入歧途。”
其实情况没那么糟糕。
李玫瑾教授说:
“孩子难带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孩子聪明的体现。”
英国《每日电讯报》也称:性格倔强的孩子在学业上,以及今后在工作方面都会比较成功。
所以,如果你家里也有同款娃,在不偏离大方向的前提下,不如正确引导孩子。
如果孩子将“倔强”用在正当的地方,未来就是妥妥的“绩优股”。
孩子性格倔不是“不听话”,而是有主见
《向上吧少年》有一期,考官设置了一个场景题目:姐弟俩抢红包发生争执,该怎么解决?时间是3分钟。
6岁的李睿杰立马上前询问红包个数,知道是6个后,建议让姐弟俩平分。但是不管他怎么劝说,其中一个小朋友就是不同意平分。
虽然最后警示灯亮了,李睿杰没有说服小朋友,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有勇气上前解决问题已经不容易了,而且他一直强调“平分”的想法,让大家觉得他自我意识很强。
但在他妈妈眼里,李睿杰是个不听话、有奇特想法的孩子。
上课才5分钟,李睿杰就坐不住了,时不时做出很多小动作。
学舞蹈的时候,老师纠正动作,他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来。
画画时他也不按常规,章鱼的身体和腿是分开的。
后来,妈妈居然停掉了他的美术画。她觉得:不听话是吧,也别去学了,在家也不许画。
只是这样做有用吗?
答案显而易见,妈妈没有看到孩子有主见的一面,只是觉得他不能太另类。
很多父母遇到性格倔的孩子,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听话,殊不知这类孩子不是不听话,而是很有主见。
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的“自我意识”从1-2岁萌芽,3岁左右得到深度发展,3岁以后随着大脑知识储备不断增加,自我意识的表现,会从“脾气”转化为“观点”,变得越来越有主见。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罗翔说:
“生命,都是逆流而上的。”
主见对于孩子非常宝贵,一个有主见的孩子拥有别人没有的想象力,他们积极乐观,善于创新,敢于提出异议,不会平庸度日。
倔强的孩子,更有毅力
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给128个孩子布置了作业,内容有读小说、做算术题、看图作文……一部分孩子全部完成,而另一部分孩子因为中途被叫停没有完成。
结果发现,做作业被叫停的那部分孩子能够记住86%的作业内容。
这就是著名的“紫格尼克效应”:大部分人容易忘记已完成的工作,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念念不忘。
对性格倔强的孩子来说,他们会有一种执念,更有毅力去完成。
比如王楠,小时候虽然有天赋,但也有倔强的一面。
10岁时,父亲陪她练球,但她的动作总是做不好,被父亲一遍一遍纠正,于是丢下球拍不想练了。
父亲觉得自己严厉了些,但为了王楠的将来他没有心软。
后来倔强的王楠虽然有些不服气,却最终没有放弃。因为她知道父亲是对的,于是重新拿起球拍练了起来。
跟着教练训练时,生病了也不叫苦叫累,坚持和别人一样完成训练任务。
受了伤,她安慰来看她的妈妈:“妈,我没事,看我还能走路呢!”。
正是靠着这种倔强,他坚持磨练自己的技术和心理,在比赛中夺得了很多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在进四分之一决赛时不幸落败。当时她想要退役,但因为北京奥运会她选择留了下来,为了目标努力拼杀。
之后,作为世界上第一位乒乓球奖项大满贯球员的王楠退役了。
现在,她有了幸福的家庭,女儿也开始练乒乓球。她经常告诉女儿:“输赢很正常的事,输了球不要哭,要想着怎么训练然后赢回来。”
通常,性格倔强的孩子来说,那些未达到的目标更能激起他们的“战斗欲”。
如果孩子“战斗欲”强,说明他们有一颗坚毅的心,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为他们一旦设定了目标,不会轻易认输,会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
长大后,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领袖和时机的掌控者。
家有“倔强”娃,父母这样做
面对“倔强”娃,最不理智的做法就是斗个你死我活。
如果父母扼杀了孩子的思想,等于切断了孩子追求自我的通道。
孩子变成一片只会随波逐流的落叶,失去了灵气。
如果不想将来看到这样的景象,关键在于父母。
1、尊重和理解
比尔·盖茨曾经在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里,感谢她的妈妈。
他17岁时就创办了他的第一家软件公司,20岁时从哈佛大学辍学创办了微软。从此,事业越做越大。
但这些成就,除了盖茨自身的原因,与他妈妈也有很大关系。
他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孩子,不善言辞、不爱交际,还经常顶撞父母。
与父母在餐桌旁争吵时,对母亲大喊大叫,父亲气得把水泼到了他的脸上。
现在看来,那时候的他“充满讽刺、自作聪明、粗鲁无力”。
但他的妈妈却不这么认为,而是带全家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说:“你的孩子没有问题,他只是比较有主见。”之后他父母就学着尊重他的意见。
蒙台梭利说:
“没有内在的冲动,没有什么原因和动机,儿童是不会做出任何反应的。”
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父母只有尽量搞清孩子内心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理解孩子。
孩子的动机被理解了,再倔的脾气也不会那么生气了。
所以,父母要调整好心态,试着接纳孩子的倔强,尊重孩子的眼光和选择。
当倔强的孩子,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会给父母带来意想不到的成长和惊喜。
2、让孩子体验后果
“不要把玩具摆在这。”
“不可以吃零食。”
“不能随便玩火。”
……
对倔强的孩子来说,往往很难听进父母的话。
尤其是他们最反感“不要”、“不可以”、“不能”这类词语,更不怕跟父母硬碰硬。
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就给他们掌控权自己去尝试,哪怕做不好也没关系。在安全的范围内,让他们去体验各种后果。
之前有位妈妈的做法被很人点赞,她女儿零度的天气非要穿爱莎公主裙出门,于是她就“将计就计”让女儿穿着裙子出门。
底下很多妈妈留言也是用这种方法让孩子改变了“倔强的做法”。
有些事情,比起暴力阻止孩子,父母适当地放手会更好一点,实践比说教更管用一点。
孩子从切身的体会中总结经验,从而放弃不靠谱的想法。这时,父母再介入也容易有好的效果。
3、坚持底线,界定原则
虽然倔强的孩子更有主见和毅力,但不意味着要完全放任,如果是原则问题,父母不能退让、妥协。否则他们不懂是非,走上社会也容易误入歧途。
因此,父母要有自己的底线,给孩子界定原则,什么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界定原则,可以试试定家规。
奥巴马就曾给两个女儿建立过9条家规,虽然他非常疼爱和尊重女儿,但是同时也会给女儿界定为人做事的原则,比如不能讥讽嘲笑他人,不能无理取闹、乱发脾气,不能铺张浪费,不能盲目追星,为保证身体健康8点半准时熄灯睡觉。
想要孩子遵守这些原则和家规,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同时定家规时也要和孩子沟通和商量,孩子明白了家规的用意,又参与定制家规,就会更加遵守。
皮亚杰说:
“孩子出现倔强的表现,其实是他们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虽然会让父母感到心累,却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好的父母在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时选择尊重和理解孩子,放手让孩子去探索那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同时,他们也能利用规则约束孩子,让孩子主动放弃无理的“倔强”,建立正确的三观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只有这样,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并为了实现目标而坚守本心,最终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