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4006986916

几个小技巧,让电视画质达到最高!

发布日期: 2022-11-02 09:00 浏览:40
核心摘要:不知道多少人买回电视之后安装好了打开就看?但是往往想要获得最好的电视画质,通常都需要用户自己进行一些画质和功能部分上的设置,即使用户没有校色仪器去对电视进行色彩方面的校正,但是一些简单的设置还是非常有

不知道多少人买回电视之后安装好了打开就看?但是往往想要获得最好的电视画质,通常都需要用户自己进行一些画质和功能部分上的设置,即使用户没有校色仪器去对电视进行色彩方面的校正,但是一些简单的设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经常我们都能听到一些用户抱怨说自己的电视看起来没有想象的效果好,其实更大可能是用户自己设置错误,甚至是没有设置……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聊聊几个电视音画部分的设置,或者说分享给大家观看电视的正确姿势,让电视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画质效果。我们这次说的音画调整,实际上通用于所有电视,不管是什么品牌的电视、什么档次的电视,也不管是LCD、Mini LED还是OLED电视,应该都能通过这些小技巧获得更好的效果。

电视模式选择,千万不要选生动

很多人在设置电视的时候,都会看到最基本的几种“电视模式”,这是厂商为了不同内容而专门打造的优化模式,比如电影模式、游戏模式、标准模式等等,其实也很好理解。不过这么多模式中,有一种我们常见的模式是千万不要选的,那就是生动模式,有的也会直接用英文来诠释——VIVID模式。



很多电视中都有生动模式,而且生动模式下画面会非常鲜艳,亮度也会特别高,看起来很接近厂商宣传的画质水准。而事实上,这种模式也的确能将电视的色彩、对比度以及亮度提高到屏幕的极限。不过这种画面表现模式通常是用于什么时候呢?很遗憾正常情况下,只有用于展示一些演示画面的时候,才会采用这种模式,而大多数时候,这种模式除了让大家印象深刻之外,并没有什么意义。

生动模式会极大提升电视画面的对比度和颜色,当然也包括亮度。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画面和真实的效果就差得很远,我们经常能在这种模式下看到鲜艳得过分的画面表现,简单来说就是亮度过高、色彩过饱和乃至失真等问题。实际上在这种模式下,图像会失去各种元素之间的平衡,尽管看起来很显然,但这是对原有视频内容的一种破坏。



此外,对于OLED电视来说,生动模式比LCD更为糟糕,因为在这个模式下,会给OLED电视带来极大的压力,更高的亮度和更艳丽的色彩,都会让OLED电视面板处于一个相对高符合的环境下,这会让OLED电视的寿命明显下降,烧屏的风险会极大提升。更关键是收获这些问题的同时,用户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画面,这才是最痛苦的。

对于大多数时候,用户选择标准模式即可,如果玩游戏的话,电视通常会自动跳转到游戏模式,如果看电影的话也可以选择电影模式,电视都会有自己的一套画质标准。当然我们建议如果有一定能力的用户,可以选择标准模式或者其他自定义模式,然后再对一些画面细节选项进行调整;如果不想花时间和功夫的话,那么标准模式则会让整个画面更加平衡,也适合于各种内容场景。



最后说一下,包括在观看HDR10或者杜比视界视频的时候,也不要选择杜比视界的鲜艳模式,道理是一样的,HDR视频选择明亮或者柔和就能有很好的效果,选择鲜艳或者生动模式的时候,只会让观看体验显得糟糕,因为虽然第一印象会比较深刻,但是这种画面看久了之后,会让眼睛疲劳,同时让人觉得乏味。

关闭动态插帧功能,会获得更好的画质效果

很多电视在销售的时候都宣传,自己拥有MEMC插帧功能,可以让动态画面更清晰,实际上这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有点混淆概念。因为一个电视的动态效果表现,实际上和是不是MEMC插帧,并不是绝对的直接关系,而且所谓的一些动态画面卡顿,也不是依靠MEMC插帧就能改变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开启插帧功能,反而会破坏画面的质量和观感。



MEMC插帧功能是让视频源本来只有24FPS或者30FPS的帧率,通过插帧达到更高的帧数,帧数提升了,画面给人感觉也就流畅了。每款电视的运动设置中,几乎都有不同的模式来让用户选择插帧的效果。但是MEMC插帧本质上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毕竟视频源帧数没这么高,通过计算和算法来插帧,并凭空生成更高的帧数,并不适合所有的场景。

我们以前说过,MEMC插帧很依赖厂商的算法,以及视频源本身的画质。所以在插帧的时候,如果遇到视频源本身画质一般码率较低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计算错误,造成画面的失控。比较典型的就是在高速画面下,插帧后会让一些高速运动的画面出现重影、破损等情况,比如篮球或者足球比赛,如果是流媒体的低码率画质,那么开启MEMC,像足球和篮球在运动的时候,几乎可以肯定会出现重影,让人看不清楚,甚至可能出现卡顿的情况。



即使是高码率的视频源,在插帧后虽然可以得到更流畅的效果,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画面会出现马赛克、抖动、边缘模糊等问题,所以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提倡大家打开插帧这一功能。而真正优秀的电视,在关闭插帧之后,虽然帧数并不高(当然也有原生帧数就很高在50FPS以上的),在高动态画面下一样很流畅,不会出现卡顿的问题,只是一些场景在细节上会模糊,不像插帧那样清晰,但并不会影响实际观看的体验,更不会出现重影以及画面破损的问题。

所以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的建议是默认情况下关闭MEMC插帧功能,让视频源按照本身的帧数去播放,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观看体验。哪怕是一些高码率的视频,比如蓝光原盘的电影,虽然插帧后对画质影响较小而且更流畅,但我们也认为没必要开启,毕竟要欣赏原汁原味的24FPS电影,如果开启MEMC插帧功能的话,就没什么意义。包括好莱坞的导演和演员都呼吁观众在电视上观影的时候,关闭电视的运动功能,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什么时候有必要开启MEMC插帧功能呢?要么用户特别喜欢肥皂电视剧的那种流畅效果,那的确可以开启,另外在看二次元动画的时候可以开启。其他时候最好将这个电视的运动功能关闭,或者在观看不同视频时开启不同的模式。比如在看蓝光电影的时候,开启Filmmaker或者纯电影模式,在游戏时开启游戏模式,这样自然也会关闭MEMC插帧功能。

色温和颜色的选择,标准色温才是最正确的

很多人在设置电视的时候,都会忽略掉色温的选择,通常来说色温在电视上无非也就普通、冷色调、暖色调和自定义这几种,当然一些厂商也会将色温的数值放出来供用户自己调整。不过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会选择标准或者冷色调,理由是看起来更偏蓝偏白一些,视觉感受更冷一些,底色如果是白色也感觉更准确,比较符合自己的习惯。



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应该算是错误的,因为按照正常的规范来说,标准色温是6500K,这也是最典型的日光色温,是比较接近真实的状态。但6500K色温实际上看起来就是偏暖偏黄,反而会让一些用户感到不习惯。所以一些电视厂商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欧美销售的时候,默认色温就会设置在6500K上,而在亚洲或者国内销售的时候,默认色温,也就是普通色温会设置在9300K上,这就符合不同地区用户的习惯了。

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习惯冷色调,就否认这种色温不标准的事实。事实上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一样会发现整个色调都是偏暖偏黄的,这是因为电影在色温上肯定要遵循标准色温。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在使用电视的时候,将色温尽量调整到6500K上,这才能让画面的颜色达到一个相对接近真实的状态。



一般来说,要将色温调到6500K,有数字的当然比较简单,如果没有数字显示,那么建议用户在色温这部分调整到暖色调或者自定义色调,那么色温就是6500K。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做文字工作或者玩游戏的时候,9300K的冷色调的确会有更好的观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的模式来调整。一般电影模式都会自动调整到6500K的色温,而游戏模式或者PC模式,则会将色温调整到9300K。不过在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建议用户将色温调整到6500K或者暖色调上,毕竟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习惯一个更正确的色温其实也很简单。

至于颜色这个问题,普通用户就比较难搞定了,因为每个电视出厂时都不见得能达到一个最好的颜色标准,甚至两台完全一样的电视,颜色部分都不会完全一模一样,所以我们才需要校色,让色彩达到最好的状态。一般的电视可能连校色的设置都不会有,好一些的电视,特别是高端电视,则会有两点、十点或者二十点的白点对准功能,来让用户手动调整色彩细节。不过问题是,用户如果没有专业的仪器,那怎么知道如何调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这部分其实对用户来说是比较难的。



解决的办法也简单,购买一个专业色彩校正设备,贵的就不说了,软件都买不起,便宜的比如爱色丽i1 Display Pro Plus这种,海鲜市场便宜点也就1000多元,可以对OLED设备校色,电视或者显示器都行,至于Spyder这种就不推荐了,问题比较多,校色也不够精准,拿来做做测试还马虎,给电视校色还是算了。如果不懂怎么玩或者不舍得花钱的话,那就只能抄作业了,海外的Rtings也好,国内大神自己校色后放出的参数也好,跟着抄就是了,多少会比原来默认的要好,哪怕不同电视采用相同校色设置得出的效果也有差别,但总比自己乱操作或者不操作要强得多。

省电模式直接忽略,传感器降噪慎重设置

在很多电视中有一个画面模式叫ECO模式,实际上也就是节能模式,这个模式其实和生动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动或者叫VIVID模式是拼命压榨面板输出最高亮度最鲜艳色彩默认将对比度拉到最高,算是透支电视生命的做法;但ECO节能模式,就是反其道而行之,特别是将亮度设置到一个相当低的范围,亮度低了自然就省电了,当然也就节能了。



但是这种模式下,画面的确相当糟糕,亮度太低导致整个视频画面显得暗淡,同时颜色也会不够明亮,对比度也会下降,使得暗部细节以及黑位表现极其糟糕。很容易将一台原本看起来不错的电视,变成了一部采用低劣IPS面板打造的低画质产品。所以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考虑ECO节能模式,真考虑节能那么点,何必购买高画质的好电视呢?还不如直接购买小米最便宜的电视,反正节能不节能都没差……

另外很多人也在问,电视设置中那些什么传感器、降噪功能,有没有意义?说意义肯定是有的,光线传感器可以通过环境的亮度自动调整电视的亮度,但说实话之前的电视做得也不算好,有的甚至会一会亮一会暗,难以达到一个合适的画面,反而让人感到不适,所以如果是前两年的电视,直接把光线传感器关掉就行了。如果是这两年的电视,因为杜比视界和HDR10+的自适应功能可以根据室内场景自动控制相应内容的亮度、对比、颜色,可以达到一个最和谐的画面(注意不是最佳),而且前后肉眼区别不大,所以倒可以开启类似功能,但纯粹的光线传感器还是关了吧。



至于电视的其他设置,比如什么降噪、动态对比度、清晰度等,最好的情况是一律无视,全部关闭。因为这些都是厂商自己的画面后处理功能,事实上这类画质味精在大多数时候都会破坏原有的画面质量,比如降噪功能,如果开启到最大,的确能降低画面的噪点,但一方面如果噪点是本来拍摄时就有的设定,那这样做就多此一举;另一方面降低噪点、提升清晰度等等,等于都是给原有画面加了滤镜,这会导致原有画质破坏严重,出现类似油画的观感,体验非常糟糕。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关闭,不过遇到一些场景噪点太大,色带较多的话,那么则可以将这些功能设置为最小,这样在画质和后处理之间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

通常来说,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实际上都已经在电视内部处理过一次,不同厂商自有的画质引擎以及算法,已经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对画面进行了自己的优化。但是一些优化或许并不能真正地改善画质,或者说照顾到一些场景就必然要损失其他一些东西,所以手动调整的一些选项,可能关闭或者选择最小是最保险的方案。



另外我们也要说一句,对于一些高端电视来说,现在很多时候都有AI处理,听起来很高大上,但AI处理是不是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就很难说了。不过对于懒人来说,无论是音频还是画质,都选用AI可能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案,这样不需要用户单独在各种模式和选项中去纠结。特别是音频部分,我们自己测试了一下,有AI功能的基本都能在不同场景下达到一个正确的设置,所以音频选择AI至少不会犯错。如果觉得AI不爽的话,那么我们建议将音频全部选为电影,哪怕是采用回音壁也是如此,这样环绕声能达到最好状态,而且声音明显要大得多。

写在最后

不同的电视,画质音质设置肯定不同,不过以上我们说的技巧,基本上是通用的,大多数电视中高端电视都应该有,当然某些家电或者互联网厂商的廉价低端电视,可能一些选项就没有,比如说白点校准,那基本上算高级功能了,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没差。事实上现在高端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强,可设置的选项也越来越多,这种画质选项更多的产品,通常也说明了厂商的实力和产品较高的定位,如果对画质有要求的话,看谁的相关选项越多,就购买什么品牌的电视,基本也是不会错的。

当然对于画质来说,可能每个人的观感不一样,习惯也不一样,所以也不能千篇一律,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看得舒服。不过在我们看来,一款电视的画质很大程度要看它呈现的画面细节是不是够丰富,而很多选项的开启与否,实际上都和画面细节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网络转载资源,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未核实,本平台仅提供查询服务,如遇侵权、有害信息等,请联系网站管理员QQ通知, 我们将在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下一篇:

洗衣机按键失灵原因分析及修复技巧

上一篇:

自己在家要怎么清洗油烟机?(油烟机清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