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为你解读的书叫《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作者格兰特·W·里德,任教于美国科雷拉多州立大学园艺与风景园林系,终身教授。
如果你学习的是景观类专业的话,这本书我猜你一定不会陌生,它甚至被看做是景观学子的入门第一书(教材除外)。我大概是从大一的时候开始阅读,是设计课老师推荐的。当时我们班,甚至全年级几乎是人手一本,每当设计作业没有灵感时,我们就打开书中的方案,借鉴借鉴。
为什么这本书会如此流行呢?看书名我想你应该就知道了,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把头脑中的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而本书提供了大量分析图和案例,从形似选择,到勾勒草图,再到生成方案,为的就是想向我们清晰展示这一转化过程。
但是,我自己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虽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把这本书从大一翻到大四,可它对我们的设计水平真的有很大帮助吗?
直接说没有,恐怕不太好意思承认。可是看看每年火爆的快题手绘班,好像又没那么确信了,我曾听过不少人感慨:“感觉上了手绘班,设计才算是真正有点入门了。”这就很有意思了,如果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话,该让本书的作者和推荐的老师情何以堪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这本书过于简单了,作者水平不高?还是我们不够聪明,就得靠别人手把手教才能学会?
其实都不是。
最近我又回看这本书,我反思自己曾经之所以看完后,觉得没有太大帮助,是因为陷入到了一个误区,相信也是很多初学者常见的误区,那就是把“设计”等同于“画形式”。我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让图面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于是把本书《从概念到形式》,硬生生地读成了《从形式到形式》。这样一来,即便书上写的再详细,肯定也抵不过手绘班的高强度练习,所以它几乎帮不到我们。
可事实上,本书真正关注的重点,是从概念转换成具体景观形式和材料的完整设计过程。核心在于过程,形式仅仅是最终的呈现。尽管书中有大量篇幅都在讲各种各样的“形式”,正方形、六边形、圆形、曲线……但在我看来,作者的用意并不在形式本身,而是透过它,向我们讲解该如何灵活地挑选、搭配合适的形式语言,去支撑不同概念的表达。
因此接下来,我会从“过程”出发,为你解读本书的精华内容。作者认为,从概念到形式,需要经历三个步骤,分别是“产生概念”、“细化转换”和“生成形式”。
下面我们一一来看。
01 步骤一、产生概念
设计总要表达某种概念,否则就成了胡乱的拼凑。所谓“概念”,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是成型的设计理念或设计师的某些想法。
这些想法通常始于对场地的综合调查,比如了解甲方的诉求,考察场地环境,观察潜在使用者的需求等等。设计师要综合这些信息,从中提炼出想法,用于指导后续具体的设计过程。
这个过程听起来有点抽象,这些想法是如何产生的呢?
最简单,也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方式,是“模仿”。比如模仿他人,“我以前见过类似的设计,可以借鉴借鉴”;或者模仿自己,“我之前在另一个项目上用过某某方式,效果还不错”等等。
稍微上点难度,我们可以依靠一些方法来刻意练习。我自己曾经总结过三点提升“观察力”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读懂场地,捕捉到场地的关键特质,进而激发设计思路。这三点分别是“放大镜——不断靠近看细节”、“望远镜——拉开距离看整体”、“时光机——时间线上看演变”。感兴趣的话,你可以点击下方蓝色标题,回看这篇文章。
上述两个方式,虽然都很有效,但在作者看来,它们都有点过于保守了。“模仿”不必说了,相信大多数设计师都能用该方式做出中规中矩的方案;靠“方法”训练,虽然能加深我们对场地的认识,但这也仅仅属于基础操作,因为由此产生的想法,依旧逃离不出场地给定的已知条件。
作者向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说:“我们如何才能提点新想法?”虽然保守的方式无法避免,但我们毕竟是设计师啊,我们是否可以用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对其加以平衡呢?
关于如何激发创造性,作者特意提到了一个人,爱德华·德博诺,以及他开创性的理论——水平思考法。我猜这个信息大概率会被人们忽略掉,因为作者并没有展开介绍,然而实际上,德博诺博士绝对是位重量级人物,他被誉为20世纪改变人类思维方式的缔造者,是创新思维领域公认的权威。他发明的“水平思考”一词被收入《牛津英语大辞典》,已出版的著作有85本,其代表作《六顶思考帽》、《水平思考法》、《严肃的创造力》、《简化》等书籍均有中文版。
本书作者里德对于创造力的思考,正是来源于德博诺博士的启发。我们稍微扩展一下。
在解释“水平思考法”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与之相对的一个概念,“垂直思考法”,或者叫“逻辑思考法”。
在德博诺看来,我们一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采用的往往是层层递进的“ 逻辑思考”,一步步推导出最终的结果。这会使我们处在一种习惯性的路径中,那就是一根筋地向下走,过去的经验、限定的框框、思考的习惯会紧紧抓住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失去对其他可能性的关注,很难有创造性想法的产生。
而“水平思考”,就是努力先不要按所谓的“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先不管当前的答案靠不靠谱,而是让思路顺着想法往下走,看看能不能走得通。于是,很多认为无解的问题,反而会用一种跳跃、不连续的思路,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有疑问,“水平思考”听上去不就是“发散思维”吗?这也算理论创新?这其中有一点关键区别。
“发散思维”说的是我们产生想法的能力,比如让你在5分钟内写下勺子20种以上的用法,你能想到的越多,说明你的思维越发散。但这并不包括这个想法够不够好、有没有实用性、是不是真能解决问题。作为专业的创意人员,我们比的不是谁的想法更怪。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头脑风暴”,有时并不能产生更好解决方案的原因。
而“水平思考”的核心,是在于打破“逻辑思考”下的思维定势,是绕过旧有路径,换个方式抵达解决方案,这和你的想法发散得更近还是更远、更少还是更多,没有关系。
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具备“水平思考”能力的人,是擅长于无声处听惊雷,哪怕每天路过同一条街道(思维定势),都能发现新奇之处(主动打破);而具备“发散思维”能力的人,更加天马行空、飘忽不定,你说马冬梅,他脑子里想的可能是孙红雷。
创造性思维并不单纯依赖水平思考,而是要水平与垂直紧密结合,水平思考有助于更多想法和方案的生成,而垂直思考则有助于想法和方案的快速深化。
那么结合具体的景观设计,我们要如何运用“水平+垂直思考”的方法呢?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种方式——寻找对立,指的是在构思设计创意时,故意去寻找一组相冲突、相对立的事物。(原文翻译为“否定”,但我觉得这个译法可能不够准确。)
作者曾构思过一组景观雕塑,他故意选择火和水这两个对立的事物,希望将它们统一在完整的雕塑中。火与水本来是不大可能相容的,可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势必能激发出很独特的感官体验。(水平思考)
那继续往下想,这样一组水火相容的雕塑,总要有个结合的媒介吧?用岩石怎么样?它好像既能和火搭配,也能和水组合。那水是要以流动的方式出现,还是雾气呢?好像雾气好一点,不仅能从岩石的缝隙中飘散出来,凝结在岩石上的水珠还可以同时带来触觉感受。那火焰呢?肯定不能用明火,但我们可以采用橘色的灯光来隐喻火。(垂直思考)
现在我们有了岩石、水雾、橘色灯光,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以某种恰当的形式将它们组合起来。截止作者编写本书时,这个雕塑还没有建成,只停留在作者的脑海里。不过我找到了两个景观大师彼得·沃克的雕塑作品,我觉得它俩结合一下,应该就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了。(创意实施)
IBM索拉纳广场雕塑(左)、播磨科学花园城(右)
关于如何更好的产生创造性想法,作者在书中并没有为我们详细展开,毕竟本书不是叫《如何产生想法?》。作者是想通过这一部分,鼓励我们尽可能提出更好的概念,并向我们强调在设计最开始,拥有概念的重要性。
因为从概念发展到形式,甚至到后续的建造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诸多选择、调整、深化,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会帮助我们做好取舍,哪些可以改动,哪些是设计的核心;如果没有概念支撑,设计的整体结构可能就会缺乏逻辑。
当我们脑海中有了概念后,是不是就可以开始画图,构思形式了呢?别着急,还差得远。
如果我们只有“火与水的组合”,这样一个笼统的、模糊的概念,肯定不足以指引我们想象出设计最终完成后的样子,因为此时的概念还只是一团意向。要想转化成空间中具体的形式,需要经历两个关键环节。
02 步骤二、细化转换
这两个环节分别是细化和转换。
首先是细化,我们最开始产生的概念,可能就是一团模模糊糊的想法,它需要被进一步细化为两个层面,分别是“精神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为什么要细化成这两个层面呢?这一点非常关键。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景观方案形式,其实都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基本形式单元,这里既包括视觉上的图形(几何形、自然形),也包括触觉上的质感(粗糙、平滑、柔软),甚至还有颜色;二是这些单元的空间组织方式,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将它们组合在设计红线内。这两部分正好分别对应了两个层面的概念,“精神性”决定了形式单元选择,“功能性”决定了空间组织方式。
也就是说,我们要先将概念细化,随后分别转换成形式单元和空间组织方式,最终的方案形式,是由这二者叠加形成的。
接下来我会为你一一解释。
(1)精神性概念&形式单元
首先来看“精神性概念”,简单来说,它就是你想要表达的某个主题,想传递的某种设计意义。
在上一步产生概念的环节,也许我们脑海中已经有一定画面感了,比如“火与水的组合”,但这只是一个模糊的想法,那具体它要表达什么呢?是“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的动荡撕裂”、还是“喷涌而出的活力”,我们要将它明确出来。
再比如你想营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空间,那怎么才算舒适放松呢?我们要进一步细化,比如“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够在此平等地交流、游憩”是我们想要实现的舒适放松,那“平等”这个关键词,就是所谓的精神性概念。
有了精神性概念,我们景观设计师就可以在图纸上,转换用不同的形式单元来表现。因为精神性概念,本质上是大脑中的抽象情感;而形式,恰巧可以用来传达情绪和感受,二者是对应的。
举例来说,在几何图形中,矩形通常能带给我们庄重、稳定、正式的感受,和建筑联系在一起,还会带给人权威的感觉。如果既想保持庄重,同时又想表现得稍微活泼一些的话,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铺装随机拼贴,打破单一颜色的沉闷;或变二维成三维,通过下凹或抬高,丰富垂直的空间变化,日本平成大学中野校区的树阵广场,就是一则很好的学习案例。
多边形,例如六边形和八边形,不像矩形那么规则,常常能给空间带来更多的动感,而且组合搭配也十分灵活,适合表现与活力相关的概念。
再比如螺旋形,我们可以在贝壳、花朵中看到这类形状,因此会把它和成长、生命、循环相关联。在某些文化中,螺旋还可以代表思考与沉静。在孟加拉达卡大学文学院,便有这样一处螺旋形的沉思之地,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聚集的场所。
规则的几何图形总体来说会有些呆板,如果在一片人造的城市环境中,想要营造出更加松散、柔软、随意,更贴近自然有机的氛围,那么蜿蜒的曲线便是最广泛应用的选择。
自然形式还可以与几何形式巧妙组合,用以表达更复杂的主题概念。例如张唐的经典作品大鱼公园,场地原是一片森林,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不断改造重建,从森林到农田,到鱼苗场,到工业厂房,现在又将回到“森林”。设计师希望保留下这片土地在不同时期留下的印记,将这些历史片段展现出来,因此方案呈现出了从树林到草丘,到水塘的演变,形式也从纯自然过渡到近自然,再慢慢过渡到规则几何形。
前面我们提到,基本形式单元,不只包括视觉上的图形,也包括触觉上的质感,粗糙、平滑、柔软、尖锐、潮湿、干燥、炎热、崎岖等等,都可以用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这方面的应用我们在很多设计中都能感受到,比如为老年人打造的康养花园,座椅、扶手、种植池,通常都会尽量采用木质材料设计,而非纯金属材料,目的是为了让老人在花园中能感受亲切、舒适、自然的空间氛围。
著名景观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在旧金山设计的“内河码头广场喷泉”,其主题是为了纪念城市经历剧烈地震后,所造成的混乱和破坏,用以提醒人们铭记曾经遭受的苦难。“破坏”的意向,既依赖于图形表达,如弯曲、缠绕、折断的矩形柱体,隐喻倒塌房屋的梁柱;也依赖质感的呈现,如果将粗糙、斑驳的表面换成玻璃镜面,那这件作品给人的感受一定会截然不同。
作者在本书的第二章、第三章,花了很大的篇幅列举景观设计中常用到的各类形式,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可以针对同一片场地中,练习用不同的形式来构成空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要纠结于这些形式本身,为了形式而画。因为形式存在的目的,终归是为了表达概念,凸显主题。
你可能会想,我可不可以不要主题,好麻烦啊,单从形式入手去画,这样不也能快速做出方案吗?的确是可以,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形式本身就在传递情感,如果仅仅为了快快画出方案而乱用形式的话,稍微有经验的设计师其实一眼就能看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设计老师很不喜欢快题的原因,快题只训练我们画形式,但不会教我们形式背后的意义。
二是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初级阶段,一旦前进一步,想要通过设计来表达更复杂的概念时,如果最开始没有建立起“概念——情感——形式”这样的对应意识的话,我们会无从下笔,不知道该怎样表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自己当年读本科时,就没想明白这一点。前车之鉴啊。
(2)功能性概念&空间组织方式
“精神性概念”属于抽象的理念,而“功能性概念”,则是场地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比如维护安全性、合理组织排水、阻挡不良景观、减少噪声干扰、营造私密性空间、改善步行体验、提供游乐场地……设计中会涉及到的功能性问题实在太多了,没办法详细地列出来,它们或是来源于客户要求,或是场地条件,或是游客需求,或是生态保护,或是设计规范,总之是需要我们仔细观察、甄别、梳理,随后在场地中将这些功能合理地排布,转换成空间组织方式。
这一阶段需要画大量的草图,在平面上用抽象的符号和标志来表示不同的内容。
圆圈用来表示不同的空间位置、大小、大致形状;
箭头和线段可以用来表示运动轨迹,粗细不同用以区分主次道路、人行车行轨迹等;
星型或交叉的符号能代表活动节点、集散点、主要标志物、视觉焦点等;
波浪状的线型用来表示分割,例如墙体、绿篱、树林、堤坝等。
接下来要根据场地的功能性需要,将这些符号和标志,绘制在草图中,我们习惯于将它称之为“泡泡图”,因为乍一看,这张图确实画满了许多泡泡一样的空间。
“泡泡图”要经历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明确不同小场地空间的位置,推敲它们面积大小和彼此间的衔接关系,还要串联合适的路线系统。一些竖向上的空间组织也可以在泡泡图中表明出来,哪里要下沉或抬升,哪里要做成斜坡或挡墙。所有功能性概念,都要尽量在这一阶段落实在图面上。
我猜此时你可能会有疑问,泡泡我会画,可该怎么判断哪种空间组织方式是更合适的呢?
不得不承认,一方面呢,要靠经验,如果你在溜公园、逛街的时候,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的空间布局,你一定能感觉到有些空间安排的很合理,有些就异常别扭,看的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
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也是有方法的,判断空间组织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功能的优先级排序,你认为哪些功能更重要,哪些是次要的。
我们以书中的一组社区中心方案为例,作者基于相同的场地条件,构思了两种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呢?我们仔细比较一下。
如果我们希望社区中心的建筑更好地融合在环境中,居民能够闲适漫步在场地中游览、休憩的话,那么左侧方案一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方案一的建筑几乎是散布在场地中,人行流线更加多样,车行道和停车场也尽可能隐藏在树林屏障中,不对人行造成干扰。
可如果我们以通行的效率,建筑空间的集约利用为首要满足的功能话,那么显然方案二更恰当。因为它基本上清晰区分了步行游憩区(建筑左侧)和车行区(建筑右侧),且停车场临近建筑入口,该入口还可以直接与行政管理、礼堂、会议室三处空间相连。整体空间组织的使用效率比方案一高很多。
如果要在方案一和方案二中选择的话,我们就需要结合项目甲方、周边居民的需求,平衡哪些功能是更重要的,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方案也自然就是更合理的了。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以图面形式是否炫酷来衡量方案的好坏,这是有问题的,这不是评价设计的标准。如果我们将图面还原为泡泡图,再和功能要求做下比对,很多看上去还不错的方案,其实空间组织是非常混乱的。
当我们能够清晰地细化出“精神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找到了恰当的形式,并合理安排好空间组织后,下一步的工作,便是将它们叠加在一起,生成最终的方案形式。
03 步骤三、生成形式
叠加这一步,虽然说起来简单,可要想呈现出一幅和谐的方案成果,实际上并不容易,因为其中还涉及到许多设计原则,用来将形式单元和空间组织,粘合在一起。
这些原则包括统一性、协调性、趣味性、简洁性、丰富性、平衡性、框景和聚焦、尺度和比例等等等,我肯定无法在这篇精读文章中为你一一解释这些原则,内容很多且过于细碎。
而且我认为原则本质上是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经验总结,相当于文章干巴巴的中心思想,可如果想了解作者行文的气韵,故事的起承转合是如何烘托思想的,还是得读原文,因此我觉得掌握设计原则的关键还是要多学习积累案例才行。
尽管没办法为你具体解释这些原则,不过呢,我可以通过一则简单的案例分析,来帮助你理解这些原则是如何发挥作用,指导方案形式生成的。这个案例是作者设计的一处圆形主题庭院。
产生概念意向:为员工在工作休息时间,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外环境
精神性概念&形式单元:传递平等的概念,弱化员工间的等级关系,从而形成放松的非正式环境用于促进彼此交流。使用圆形为主要形式,传递柔软、温和、包容的感受。自然有机形式为次要形式,营造随意、放松的氛围。
功能性概念&空间组合:为偶尔正式的室外会议或庆祝提供聚集空间;为在附近高层建筑室内的员工,提供一处有趣的鸟瞰景观;现状废弃泳池重新利用。
设计原则指引:
统一原则 圆形的简单重复,形成总体协调一致的景观。
对比与和谐原则 圆形与直角边围墙形成对比,墙体与圆形边缘的交接都采用90度相切的方式,种植作为二者的过渡缓冲。
聚焦主景 场地中心作为主要焦点——自然的溪流和池塘。
层次结构 三处圆形空间,两处大的用以容纳人数多的使用者,一处小的容纳亲密的小群体。
叠加最终方案:
在本书的第六章,作者一共和我们分享了七个项目案例,感兴趣的话,推荐你打开原书,按照刚刚提到的过程,自己来分析分析,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最后想说:
到这里,《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基本为你解读完了。
总结一下,本书可以称得上是众多景观学子的入门第一书,不过我们在一开始接触书上的内容时,很容易陷入到一个误区,那就是将“从概念到形式”,读成了“从形式到形式”,只关注了方案的形式表现,而忽视了由概念逐渐生成形式的一步步推导过程。
从概念到形式,需要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步,产生概念。设计总要表达某种理念和想法,否则是缺乏逻辑支撑的。概念的生成最好要有点创造性。不过此时的概念肯定还很模糊,我们要经历下一步的细化。
第二步,细化转换。最初的概念我们要进一步细化为“精神性概念”和“功能性概念”,并将其转换为基本形式单元和空间组织方式。最终的方案形式,要靠这二者叠加生成。
第三步,生成形式。形式单元和空间组织,相当于原材料,还需要依靠设计原则,将它们最终粘合在一起。至此才算完成了从概念到形式的转化。
最后,我还想和你分享一点我自己的感受。
本书确实为我们广大景观学子提供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设计流程,但也正因为如此,它只能算是一本入门读物。
首先,本书的工具属性很强。作者分享了很多易于掌握的绘图技巧,但由于篇幅有限,对于设计理论的分析讲解比较薄弱,这对于设计认识的提高,其实是缺少帮助的。
其次,书中的方法更适合于环境条件简单的场地。花园、庭院、广场这类小尺度的场地,比较适用书上提供的方法,因为几乎不用考虑现状、地形、海绵、生态、气候等等一系列复杂的限制因素。而实际的项目往往要麻烦得多,尽管这三个步骤可以作为设计的大框架而存在,但框架里要分析的内容,绝不是这本书所能涵盖的。
不过总体来说,本书的确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设计的最开始,建立起良好的手感。如果你手头边恰好有这本书的话,不妨找时间再读一读,期待你能有新的收获。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我是YanYan,我们下次再见喽。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