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滴滴拟允许拒载醉酒乘客 得到80%以上网友的支持)
舆情观察
滴滴拟允许拒载醉酒乘客 得到80%以上网友的支持
近日,滴滴因试运行醉酒乘车规则再次登上热搜榜。规则规定,如果乘客醉酒,滴滴司机有权判断醉酒乘客是否会影响驾驶安全,并决定是否接送乘客。该规则还规定了醉酒乘客破坏驾驶安全、在车内呕吐等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根据滴滴官方微信滴滴出行发布的消息,滴滴于2018年11月邀请社会各界参与讨论司机能否拒绝独自乘车的醉酒乘客。一周内有26人.86万网友参与讨论%有网友认为可以拒载,14%有网友认为不能拒载。
面对滴滴的调整规则,一些网民指出,服务条款应与法律相匹配。
根据现行《出租车驾驶员资格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八款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出租车驾驶员无正当理由未按承诺到达约定地点提供预约服务的,由县级以上出租车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一些网民认为,如果乘客醉酒威胁到驾驶安全,滴滴司机拒绝携带是有正当理由的。一些网民担心拒绝携带会损害醉酒乘客的权益。
有时候,法律保护的权益会相互冲突。Xi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宝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涉及到两项法律保护权之间的权衡。法律价值是多样化的。在权益价值冲突爆发时,应选择更重要的权益进行保护。显然,安全驾驶关系到生命。因此,拒绝携带醉酒乘客的行为不会对醉酒乘客的权益造成损害。
试行规则中有规定,如果醉酒乘客呕吐在车内或车身上,需要支付司机的洗车费,费用规则可以在洗车费确认页面查询。这得到了网友和滴滴司机的认可。
醉酒乘客在车内呕吐,后续处理确实给司机和乘客带来了一系列麻烦。据媒体报道,重庆一名醉酒乘客呕吐,弄脏了车内的后排座椅和窗户。滴滴司机向醉酒乘客索要800元的洗车费。乘客认为要价太高,说滴滴司机涉嫌诈骗,请求警方协助。经派出所调解,洗车费以洗车店价格为准,由乘客支付,再向司机支付150元的误工费。
北京滴滴司机刘师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一名乘客在车上呕吐,两天后洗车时发现呕吐物。刘师傅说,支付洗车费确实考虑到了司机的利益。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彭玲认为,正式设置醉酒呕吐物洗车费是合理的,也避免了让乘客面临漫天要价。如果乘客醉酒呕吐,相当于司机为乘客提供额外服务,并收取额外服务费。
彭玲还指出,滴滴司机向乘客索要洗车费时,如何收取洗车费,以及当乘客拒绝提供洗车费时,双方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滴滴发布的规则没有详细介绍。这也需要滴滴探索并建立一套相应的规则。
根据本次试行的醉酒乘车规则,如果司机判断乘客可能危及行程安全,可以申请取消订单。有网友担心滴滴司机拒载权会被滥用,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王保民表示,这一规定也存在漏洞,应逐步探索一些可行的机制,以减少恶意取消的发生。
彭玲强调,没有规则是完全合理的。任何形式的法律法规都会有局限性或权益冲突。因此,我们应该给滴滴更多的时间来完善规则(实习记者) 李帛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