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电动机维修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发布日期: 2022-01-14 08:37  浏览:183

1. 什么是机电维修,主要是电机?

   
           
  1. 机电维修不仅仅是对电机的维护。而是掌握机电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护和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        
  3. 机电维修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1)机电设备维修基础知识

    (2)机电设备的拆装

    (3)机械零件修复技术

    (4)检查机电设备维修精度

    (5)典型零件和电气元件的维护

    (6)机电设备维修等

  4.        
  5. 就业方向

    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专业毕业生适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纺织、环保等行业:设备状态管理员、设备维护计划员、设备维护技术人员、备件管理技术人员、设备润滑技术管理员、电气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各企业一致认为,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专业应培养从事企业设备维护、企业设备管理、售后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

  6.    
   

2. 电机好学怎么修?

   

   电机维修容易上手。如果师傅愿意教你,你会好学两个月左右。

   

3.维修电机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理论、电场、磁场、磁通量、交流电、直流电、控制电路、数字、PWM电路.2极.4极
实际上,电机回答结构、电机拆卸过程、电机轴承故障及更换方法及其工具.电机绕组重绕前计数,下线技巧,下线顺序,包括线圈长度计算,最后是线圈整形、捆绑、接线、绕组检测、装机

   

4. 高速电机的维护方法是什么?

   

   对于高速电机,维修普通电机的一般方法可能无法维修,维修后可能无法长期使用。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介绍转速2万RPM高速电机不同于一般低速电机。
1、拆卸电枢
观察电机运行时碳刷与换向器之间是否有火花,火花程度(1)无火花。说明碳刷和换向器正常,不需要维修;(2)只有2~四个极小的火花。此时,仔细观察换向器表面是否平整。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修理;(3)除外r有4个以F另外一个极小的火花~三个大火花,不需要拆卸电枢,只需要用砂纸磨碳刷换向器;(4)如果有四个大火花,需要用砂纸磨换向器,甚至认真加换向器。这时,碳刷和电枢必须拆卸。当然,一个巨大的换向器加工后,一定要换碳刷磨碳刷。
2、拆卸方法
因为在拆卸端盖和电枢时,振动会损坏碳刷,所以碳刷应该首先从碳刷糟中取出。两个碳稽之间的夹角可能不一样。为了保证安装时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左右碳刷不会反向安装,必须在取出碳刷之前进行标记。标记左右碳刷。另外,切记不要碰坏碳与换向器的接触面。
高速电机一端一般有散热风痢,另一端可能有测速磁钢或测速环。拆卸散热风扇叶片、磁钢或测速环时,一定要小心,不要损坏风扇的崩叶和测速磁钢。其次,我们应该在风扇轴套或磁钢轴套和轴之间做一个标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维修后按照原来的标记位置安装,因为高速电机的动平衡试验是由风扇叶片或测速环(测速磁钢)进行的,所以在组装时,一般电机维修中必须按照拆卸时的标记进行组装,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I在高速电机的维修中,表面可能与大局有关。因为一旦测速环或风扇片损坏,即使其他部件维修得很好,也可能会造成整机高速运行时的不平衡振动。
拆卸高速电机时,不要使用锤子、冲头等硬敲硬撬。使用拉马时要注意:拉的顶部要直接顶在顶部眼睛上,拉马顶部和顶部眼睛之间要垫一个保护垫,目的是保护电枢轴上的顶部眼睛免受损坏。
3、固定端盖
拆卸前,应在七个下端盖上标记。以便维修后按原样安装。拆卸电枢上的轴承应仔细清洗。清洗时,应使用干净的航空公司汽油。汽油干燥后,应用7014(或7018)轴承润滑脂填充轴承室(高速电机轴承不得使用普通黄油和二硫化钼)。放在干净的地方使用;如果换向器表面光滑,有紫色光泽,氧化层可以保护换向器表面,用软刷去除表面粉末。

   

5. 电机的维修方法

   

   有以下五种故障,维修方法和原因如下:
绕组接地

指绕组与铁芯或与壳体绝缘损坏引起的接地。

1、故障现象

壳体带电,控制线路失控,绕组短路加热,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行。

2、产生原因

绕组受潮降低绝缘电阻;电机长期过载;有害气体腐蚀;金属异物侵入绕组,损坏绝缘;重绕定子绕组时,绝缘损坏与铁芯接触;绕组端部与盖座接触;固定和转子摩擦造成绝缘烧伤;导线绝缘损坏与外壳接触;过电压(如雷击)使绝缘击穿。

3.检查方法

(1)观察方法。通过目测绕组端部和线槽中的绝缘物,观察是否有损坏和焦黑的痕迹,如果有,则是接地点。

(2)万用表检查方法。用万用表低阻档检查,读数小,接地。

(3)兆欧表法。根据不同的等级,选择不同的兆欧表来测量每组电阻的绝缘电阻。如果读数为零,则表示绕组接地,但电机绝缘受潮或因事故击穿,需要根据经验确定。一般来说,当指针在0处不定时摇摆时,可以认为它有一定的电阻值。

(4)试灯法。如果试灯亮,说明绕组接地。如果发现某处伴有火花或烟雾,则为绕组接地故障点。如果灯稍微亮一点,绝缘会被接地击穿。如果灯不亮,但测试棒接地时也会有火花,说明绕组还没有击穿,只是严重受潮。也可以用硬木轻敲壳体的止口边缘,敲击某个地方等待一灭一亮,说明电流时断,那就是接地点。

(5)电流穿烧法。使用调压变压器,连接电源后,接地点迅速加热,绝缘烟雾为接地点。应特别注意小型电机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两倍,时间不得超过半分钟;大型电机为额定电流的20%-50%或逐渐增加电流,到达接地点时立即停电。

(6)分组淘汰法。对于接地点在铁芯心内,燃烧严重的铜线,燃烧的铜线与铁芯熔融在一起。采用的方法是将接地的一相绕组分成两半,以此类推,最后找出接地点。

此外,还有高压试验法、磁针探索法、工频振动法等,这里不一一介绍。

4.处理方法

(1)绕组受潮引起接地时,应先干燥,冷却至60-70℃左右时,浇上绝缘漆后再干燥。

(2)绕组端部绝缘损坏时,在接地处重新绝缘,涂漆,然后干燥。

(3)绕组接地在槽内时,应重新绕组或更换部分绕组元件。

最后,应用不同的兆欧表进行测量,以满足技术要求。

绕组短路

由于电机电流过大、电源电压变化过大、单相运行、机械损伤、制造不良等造成绝缘损坏,分为绕组匝间短路、绕组短路、绕组极间短路和绕组短路。

1.故障现象

离子磁场分布不均匀,三相电流不平衡,加剧了电机运行时的振动和噪声。严重时,电机无法启动,短路线圈产生大量短路电流,导致线圈快速加热和烧毁。

2.产生原因

电机长期过载,使绝缘老化失去绝缘效果;嵌入时造成绝缘损坏;绕组潮湿降低绝缘电阻,导致绝缘击穿;端层间绝缘材料未垫好或整形损坏;端部连接线绝缘损坏;过电压或雷击导致绝缘击穿;转子与定子绕组端部摩擦造成绝缘损坏;金属异物落入电机,油污过多。

3.检查方法

(1)外部观察法。观察接线盒和绕组端部是否烧焦,绕组过热后留下深棕色和异味。

(2)探温法。空载运行20分钟(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用手背触摸绕组各部分是否超过正常温度。

(3)通电实验方法。用电流表测量,如果相电流过大,则表示相短路。

(4)电桥检查。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时,一般相差不应超过5%。如果超过,电阻小的相会出现短路故障。

(5)短路侦察方法。如果被测绕组短路,钢板会振动。

(6)万用表或兆欧表法。测量任何两相绕组之间的绝缘电阻,如果阅读量很小或为零,则表明两相绕组之间存在短路。

(7)电压降法。串联三绕组后,进入低压安全交流电,测量一组阅读小的短路故障。

(8)电流法。当电机空载运行时,首先测量三相电流,并在交换两相时进行测量和比较。如果不随电源交换而变化,电流较大的一相绕组会短路。

4.短路处理方法

(1)短路点在端部。短路点可以用绝缘材料隔开,也可以重包绝缘线,然后重新粉刷干燥。

(2)短路在线槽内。软化后,找出短路点进行修复,重新放入线槽,然后上漆干燥。

(3)对于短路线匝少于1/12的每相绕组,在串联匝数时切断所有短路线,连接导通部分,形成供应急使用的闭合回路。

(4)绕组短路点匝数超过1/12时,应全部拆除重绕。

绕组断路

由于焊接不良或使用腐蚀性焊剂,焊接后未清除,可能导致壶焊或松动;机械应力或碰撞时,线圈短路、短路和接地故障也会烧坏导线。当一根或多根导线短路时,由于电流的增加,另一根导线温度升高,导致绕组发热和断路。一般分为一相绕组端部断线、匝间短路、并联支路断路、多根导线和一个断路和转子断笼。

1.故障现象

电机无法启动,三相电流不平衡,噪音异常或振动大,温升超过允许值或冒烟。

2.产生原因

(1)在维修和维护过程中断裂或造成质量问题。

(2)绕组各部件、极(相)组、绕组、引线焊接不良,长期过热脱焊。

(3)绕组因机械力和电磁场力而损坏或断裂。

(4)匝间或相间短路和接地导致绕组严重烧焦或熔断。

3.检查方法

(1)观察方法。大部分断点发生在绕组端部,看是否有折叠,接头是否脱焊。

(2)万用表法。使用电阻档,对Y将表棒连接到型接法中Y在形状的中心点上,另一个依次连接在三相绕组的首端,无限大的一相为断点;△型接法短开连接后,分别测量每组绕组,无限大的为断路点。

(3)试灯法。方法与以前相同,等不亮的一相为断路。

(4)兆欧表法。阻值趋于无限大(即不为零值)的一相为断路点。

(5)电流表法。电机运行时,用电流表测量三相电流。如果三相电流不平衡,没有短路,电流较小的一相绕组会出现一些短断路故障。

(6)电桥法。当电机的一相电阻大于其他两相电阻时,说明相绕组有部分断路故障;

(7)电流平衡法。Y如果三相绕组中的电流相差大于10%,小电流的一端为断路;△型接法,先拆开定子绕组的一个接点,然后逐相通入低压大电流,其中电流小的一相为断路。

(8)断笼侦察器检查方法。如果转子断笼,则应减少毫伏表的读数。

4.断路处理方法

(1)端部断路时,连接后焊接牢固,用绝缘材料包裹,用绝缘管包裹,绑扎干燥。

(2)由于匝间、相间短路、接地等原因,绕组严重烧焦的,一般应更换新绕组。

(3)槽内断路点少的应急处理,采用分组淘汰法找出断点,绕组断部连接绝缘合格后使用。

(4)笼形转子断笼可采用焊接法、冷接法或换条法修复。

绕组接错

绕组连接错误导致旋转磁场不完整,导致启动困难、三相电流不平衡、噪声大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绕组将被烧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个或多个线圈嵌入或头尾连接错误;极(相)组接反;相绕组反转;
多路并联绕组支路连接错误;△”、“Y接法错误。



1、故障现象

电机无法启动,空载电流过大或不平衡过大,温升过快或振动剧烈,噪音大,保险丝烧坏。

2、产生原因

误将“△”型接成“Y类型;三相绕组在维护过程中有一个相头和尾部反向连接;减压启动是指抽头位置选择不当或内部接线错误;新电机下线时绕组连接错误;旧电机出头判断错误。

3.检修方法

(1)滚珠法。
如果滚珠沿定子内圆周表面旋转滚动,则表示正确,否则绕组接错。

(2)指南针法。如果绕组没有连接错误,当指南针通过相邻的极(相)组时,三相绕组中相邻的不同相的极(相)组应不同相的极(相)组也相反;如果极性方向不变,说明有一极(相)组反接;如果指向不确定,则相组中有反接线圈。

(3)万用表电压法。根据接线图,如果两次测量电压表都没有指示,或者一次有读数,一次没有读数,说明绕组有反接。

(4)常见的有干电池法、毫安表剩磁法、电机转向法等。

4.处理方法

(1)如果线圈或线圈组接反转,空载电流不平衡较大,应进厂维修。

(2)如果导线错误,应正确判断首尾重新连接。

(3)减压启动接错应根据接线图或原理图仔细校对重新接线。

(4)新电机下线或重新绕组后接线错误的,应送厂维修。

(5)当定子绕组相反时,相反的电流特别大,可以根据这个特点找到故障并进行维护。

(6)把“Y”型接成“△如果型号或匝数不足,空载电流大,应及时更正。

   

6. 电机维修一般维修(维修)的内容是什么?

   

   分为两部分,抄袭、机械部分,主要是轴承维护、风道、清洁等
   2、电路部分 ,主要为定子、转子绕组、对地绝缘、相间绝缘、不符合要求的维修、线路部分维修、有条件的通电测试参数,确保质量

   

7. 如何维护电机

   

   电机维护 绕组 几种形式
1、单层绕组
=====想学维修电机吗?洛阳机电学校电回机班,每天绕线练习。毕业后提供技术支持。====
每个槽沿槽深方向只有一个分布式绕组,称为单层绕组。
单层绕组分为单层链绕组、单层交叉绕组和单层同心绕组。
2、链式绕组
   各线圈形状和节距相同的分布式绕组称为链式绕组。有两种类型:单层和双层。
3.交叉绕组
每个线圈的形状相同,但节距不同,每个极线圈的数量不同。一种分布式绕组按规律交叉排列,称为交叉绕组。仅用于单层。
同心绕组
每个极相组的每个线圈同心布置,一种节距不同的分布绕组,称为单层同心绕组。有三种:单层、双层和单层混合。单层和双层混合绕组的双层匝数是单层的一半。
同心交叉绕组
将交叉绕组的两个相同绕组改为同心绕组,称为单层交叉同心绕组。用于单层绕组。
6、叠式绕组
分布在一对主极下的所有线匝依次连接,相邻主极按极对顺序连接到下线圈的绕组称为叠绕组。有两种类型:单层和双层。
7、双层绕组
沿槽深方向每槽有两个线圈边缘的分布绕组,称为双层绕组。

   

8. 电机绕组维护技术内容介绍

   

本书从磁场的基本知识、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结构、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普通电机绕组、绕组类型和结构形式、分布接线规律、主要参数计算、各种故障分析、重绕组接线、接线的具体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详细描述。还讨论了普通电机绕组分布规则的新绕组嵌入式排列原则。附录部分列出了各种常用电机的铁芯、绕组技术数据和维修所需的常用参考资料。
内容包括:交流电机、直流电机、交流通用电机各种形式的绕组分布线布置原则、绕组展开图的操作步骤;电机绕组维护的具体操作过程;详细介绍了电机故障维护和测试方法。绕组嵌入式布置原则是作者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工作经验,提取了新的绕组布置原则,加上新的绕组展开图操作步骤,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具有自我纠错的特点,大大降低了电机绕组维护技术的难度,方便了初学者的自学。为了方便读者维修和故障处理,本书提供了附录部分,包括各种类型的常用电机的铁芯、绕组技术数据和相关参考资料,供维修人员检查。
本书内容丰富,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实用性强。也可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师生的电机绕组技术实践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和技术学校专注于电机绕组修理的教材,也可作为实践补充参考资料;也可供广大工矿企业电机修理工、维修电工或普通电工学习参考。

   

   

9. 维修电机有哪些技术和技巧?

   

   电机温升过高或冒烟
这种故障是电机过热的表现。原因有很多:电机外部因素(如供电质量差、负荷过大、环境温度高、通风不良等。);也有电机本身的原因。
电机本身的常见原因及对策:
1.绕组连接方法错误,误地将星形连接成三角形或相反。
2.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增加电流,增加铜损伤。如果故障不严重,只需重新包装绝缘,严重时更换绕组。
3.定子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绕组中的一条断路,导致三相电流不平衡和绕组过热。
4.转子断条。焊接或更换铜条转子,更换铸铝转子。
5.固定转子相擦。检查轴承是否松动,固定转子是否装配不良。
6.环境温度高,电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管堵塞;
7.电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轴承过热
当电机滚动轴承温度超过955时℃,滑动轴承温度超过80℃,轴承过热。原因及对策如下:
1.轴承损坏应更新。
2.滚动轴承润滑脂过少、过多或铁屑等杂质。润滑脂的容量不得超过轴承和轴承盖的70%,有杂质时应更换。
3.轴承与端盖配合过紧或过松。过紧时加工轴承室,过松时在端盖内镶嵌钢套。
4.电机两端盖或轴承盖组装不良。将端盖或轴承盖止口装平,拧紧螺钉。
5.传动带过紧或联轴器组装不良。调整传动带张力,校正联轴器。
6.滑动轴承润滑油太少,杂质或油环卡住。加油,更换新油,修理或更换油环。
7.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8.弯曲电机轴。

噪声异常
1.当固定和转子相互摩擦时,会产生刺耳的咔嗒摩擦声。检查轴承,更新损坏的轴承。如果轴承没有损坏,轴承可以通过内圈或外圈嵌套或更换轴承和端盖。
2.电机缺相运行,吼声特别大。可以断电再合闸,看能不能再正常启动。如果不能启动,可能会有相位断路。如果开关和接触器的触点没有连接,也会缺相。
3.轴承严重缺油时,从轴承室可以听到嘶嘶的声音。清洗轴承,加新油。
4.风叶碰壳或有杂物,会发出撞击声。应校正风叶,清除风叶周围的杂物。
5.转子导管断裂,发生时高时低的嗡嗡声,转速变慢,电流增大。
6.定子绕组首末端接线错误,吼声低,转速下降。
7.定子、转子铁芯松动;

推荐资讯
拨打电话